襄阳团组织:跨省联动创业平台破资源瓶颈
近日在湖北襄阳举行的2020汉江流域创客英雄大会暨“造就青年”湖北青年创业者先锋训练营上,本土企业家潘飞感慨万千,“过去3年,我飞了万里年,超过100万公里,追星产品的充电桩已在五大洲5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功交付使用,在新能源汽车普及率全球最高的北欧,占三分之一大功率快充桩,襄阳造。’”。
潘飞,湖北追日电器有限公司董事长,博士毕业。 2009年毕业于普渡大学,之后加入美国财富500强康明斯公司,成为一家二线公司的总经理。 2016年下半年,他回到家乡,加入了家乡一家经营了20年的民营企业。
当时公司“坏账数千万”,经营几乎陷入绝境。潘飞有危险了。得益于市政府相关部门的配套募集资金,再加上过硬的技术和丰富的产品集成经验,“最日电器”在众多国际专业充电设备品牌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一股生力军。
襄阳市委书记张兴瑞表示,作为地市共青团,襄阳跳出了市州、综合院校、地市政府部门的资源瓶颈通过跨城市联动汉江流域的社会资源和社会资源,并将其作为比赛平台进行推广。资源对接,聚焦启动资金定点帮扶等困难,激活千年古城一池泉水。
跨市联动,争取资源培育创业氛围
与资源丰富的省会城市不同,地市共青团要支持青年创业,应对青年人才流失。资金不足、创业氛围低等问题。
2014年团团襄阳市委在襄阳举办的“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MBA专项赛中荣获。这是该活动首次在非省会城市举办。
团校襄阳市委深化团校合作模式,联合市创业服务局、湖北文理学院于2015年4月成立襄阳青年创业学院,统筹协调成立市创业服务局、团组组织相关创业导师专家库,作为学院兼职教授,通过创业大讲堂、专家咨询、后续指导等方式对项目进行指导。
襄阳市委襄阳市委还联合武汉、襄阳、商洛、安康、汉中、南阳、十堰、荆门、汉江流域14个城市共青团,孝感、随州、仙桃、潜江、天门、神农架发起成立共青团。汉江流域青年创业联盟由流域内一批城市组织资源共享,为青年提供全方位的创业、融资贷款等创业服务。
市团委积极举办湖北省青年创业讲座暨湖北省青年创业先锋训练营,动员县级团委联合组织30余场市县青年创业培训。 2020年上半年,共青团、市委联合市青年企业协会组织了三期线上青年创业赋能推广讲座。培训内容涵盖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电商网页设计、股权结构与融资等方面,覆盖3000余名青年创业者。人次。
在湖北省委、襄阳市委、襄阳市委、襄阳市委组织部支持下,今年2020年10月22-23日汉江流域创客英雄会暨“创青春”湖北青年创业先锋训练营在襄阳举行。来自汉江流域13个城市(林区)的13位青年创业楷模齐聚襄阳,展示创业项目,讲述不平凡的创业故事。
湖北文理学院创业学院院长唐明生介绍,学院建校以来,专利申请一直是创新教育的重要抓手,掀起了一股创新创业热潮。创业已在全校掀起。 2017年发明专利申请量位居湖北省高校第9位。学校举办2018年湖北省大学生“三创”大赛,吸引了全省高校1600余支队伍报名,1万余名学生参赛。
以赛事搭建平台,打造全服务链
以往地市青年创业氛围不浓。团阳市襄阳市委组织“创青年”全国大赛、省赛、海峡两岸(襄阳)青年创客大赛等10余场赛事,通过“主办”打造青年创业全链条服务。竞争、建立协会和寻求融资”。目前,襄阳大学生创业大赛和中国汉江流域(襄阳)创业挑战赛已成为汉江流域青年创业品牌大赛。
五年前,在襄阳市樊城区,青年企业家李洪森创立了当地农产品品牌“青鲜满世”,但一直没有得到推广。团区委寻求“青年导师”指导,推荐其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荣获湖北省半决赛主赛道创业组金奖一举成名。目前,品牌已发展2家企业、18家合作工厂、9家合作社,覆盖197户农户,帮助17名村民成功脱贫。
襄阳市团委组织还牵头成立襄阳市青年企业家协会,吸引优秀青年企业家成为市青年企业协会会员,拓宽“政协”合作模式,搭建平台为企业交流合作和资源对接。
在襄阳市南漳县,33岁的空军工程大学毕业生刘晓明,2014年退役后回到家乡,成立了襄阳金美柯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有限公司,营业额800余亩,从事草莓、葡萄、蘑菇等8种果蔬大棚种植。
创业初期,刘晓明需要大量资金流转土地建温室。南漳县团组织获悉后,帮助他通过多种方式联系政府有关部门,获得了30万元的担保贷款,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并通过了“青年南漳等团体挂靠新媒体平台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