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主页 > 期刊导读 >

数字物流拓展跨境贸易新空间 ——全球数字物

在当前跨境贸易数字化的大背景下,跨境物流全链路物流体系的数字化转型正越来越被政府和企业所重视,有望拓展跨境贸易的新空间。近日,由浙江省新型高校智库——浙江大学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研究院主办的第29场中国数字贸易论坛“全球数字物流网络构建研讨会”在浙江大学西溪校区举行,论坛由邮行天下(深圳)全球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义乌全球贸易研究院承办。本次论坛邀请了学界、业界知名人士就数字贸易下跨境供应链物流体系的数字化转型理论与实践展开研讨。

物流园区是现代物流的重要形态,也是数字物流的实践前沿。浙江工商大学管理工程与电子商务学院副院长傅培华认为,“近年来,我国物流园区的数量大幅增长,关于怎样实现行业降本增效的问题也变得日益迫切。当前,物流园区面临来自数字化转型的三大挑战,包括园区和设施连接、园区智能化转型、园区与地方产业融合。要做好物流园区的数字化转型,关键是要降低管理的不确定性,从而提高管理效率;整体优化供应链,从而提高物流效率。所以,要推动基础物流的数字化,促进信息产出的高效化,助推园区形态的平台化,激发园区模式的创新”。

作为数字物流的重要载体,智慧港口近年来发展迅猛。宁波大学教授刘桂云介绍,“智慧港口能够自动感知港口各类信息,并具备信息整合和自动处理能力,通过实时发布信息,实现信息共享和透明。智慧港口应具有基于信息分析和处理的决策能力,能够为港口经营企业、港口服务企业及其他客户提供战略及运作决策支持。智慧港口的发展可以分为信息服务主导型、运输服务主导型、物流综合服务主导型三种模式。”港口的智慧还体现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2017年底正式投入运行的上海洋山四期码头,是全球最大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已经实现了堆场作业系统、船舶作业系统、水平运输系统的全流程自动化,并且这些技术都是由中国自主研发的。”目前,大数据已经广泛应用于我国各大港口,如国家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浙江数字港航综合管理与服务平台(浙江港航数据交换与服务云中心—船联网示范工程)等等。未来,大数据在港口的应用还将进一步深化,辅助做好港口决策支持分析、港口资源利用优化、港口智能调度、虚拟港口、港口资源管控、危险品监控、港口腹地分析、港口客户服务、船舶污染应急资源管控与调度等。

在数字物流的保驾护航下,跨境电商为出口贸易插上了数字化翅膀,但在数字化的贸易载体上如何保证产品质量?浙江大学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研究院院长、求是特聘教授马述忠认为,“改革开放40年,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个人消费支出也有显著的增长,购买进口产品占消费总支出之比越来越高。质量是消费者购买进口产品时的首要考量因素。那么,跨境电商对进口产品质量及其行业质量阶梯是否具有影响呢?马述忠给出的了肯定的答案,“相较于传统的出口贸易,如果采用跨境电商的交易方式,出口国企业的产品质量至关重要,并且区域和行业产品的异质性会影响跨境电商出口和进口产品的质量。”

除了把好质量关,如何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实现数字物流发展的新突破?关注海关政策的变化至关重要。杭州海关监管处副处长、杭州海关跨境电子商务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徐祥柱表示,“自从去年《电商法》颁布实施以后,海关总署联合财政部、发展改革委、税务总局等印发多项新政,涉及跨境税收、跨境监管等多个方面。”值得注意的是,在跨境税收方面,年度交易限值和单次交易限值由每人每次2000元调整至5000元;在跨境监管方面,新政明确了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监管的总体原则:跨境电商零售进口不同于一般贸易,主要是为了满足国内居民品质化多元化消费需求,必须是直接面对消费者且仅限于个人自用。与此同时,海关不断创新实践。“针对跨境电商消费者‘越快越好’的需求,推出通关无纸化、三单对比、汇总征税代扣代缴的创新机制。在整个过程中,无论是商家还是消费者,几乎都感觉不到海关的存在,可以说这是努力做到极致。而且海关有非常严密的风险防控体系,以期最后实现‘海关管平台、平台管商家、商家管商品’的通关生态”,徐祥柱说。

在当前跨境贸易数字化的大背景下,跨境物流全链路物流体系的数字化转型正越来越被政府和企业所重视,有望拓展跨境贸易的新空间。近日,由浙江省新型高校智库——浙江大学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研究院主办的第29场中国数字贸易论坛“全球数字物流网络构建研讨会”在浙江大学西溪校区举行,论坛由邮行天下(深圳)全球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义乌全球贸易研究院承办。本次论坛邀请了学界、业界知名人士就数字贸易下跨境供应链物流体系的数字化转型理论与实践展开研讨。物流园区是现代物流的重要形态,也是数字物流的实践前沿。浙江工商大学管理工程与电子商务学院副院长傅培华认为,“近年来,我国物流园区的数量大幅增长,关于怎样实现行业降本增效的问题也变得日益迫切。当前,物流园区面临来自数字化转型的三大挑战,包括园区和设施连接、园区智能化转型、园区与地方产业融合。要做好物流园区的数字化转型,关键是要降低管理的不确定性,从而提高管理效率;整体优化供应链,从而提高物流效率。所以,要推动基础物流的数字化,促进信息产出的高效化,助推园区形态的平台化,激发园区模式的创新”。作为数字物流的重要载体,智慧港口近年来发展迅猛。宁波大学教授刘桂云介绍,“智慧港口能够自动感知港口各类信息,并具备信息整合和自动处理能力,通过实时发布信息,实现信息共享和透明。智慧港口应具有基于信息分析和处理的决策能力,能够为港口经营企业、港口服务企业及其他客户提供战略及运作决策支持。智慧港口的发展可以分为信息服务主导型、运输服务主导型、物流综合服务主导型三种模式。”港口的智慧还体现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2017年底正式投入运行的上海洋山四期码头,是全球最大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已经实现了堆场作业系统、船舶作业系统、水平运输系统的全流程自动化,并且这些技术都是由中国自主研发的。”目前,大数据已经广泛应用于我国各大港口,如国家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浙江数字港航综合管理与服务平台(浙江港航数据交换与服务云中心—船联网示范工程)等等。未来,大数据在港口的应用还将进一步深化,辅助做好港口决策支持分析、港口资源利用优化、港口智能调度、虚拟港口、港口资源管控、危险品监控、港口腹地分析、港口客户服务、船舶污染应急资源管控与调度等。在数字物流的保驾护航下,跨境电商为出口贸易插上了数字化翅膀,但在数字化的贸易载体上如何保证产品质量?浙江大学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研究院院长、求是特聘教授马述忠认为,“改革开放40年,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个人消费支出也有显著的增长,购买进口产品占消费总支出之比越来越高。质量是消费者购买进口产品时的首要考量因素。那么,跨境电商对进口产品质量及其行业质量阶梯是否具有影响呢?马述忠给出的了肯定的答案,“相较于传统的出口贸易,如果采用跨境电商的交易方式,出口国企业的产品质量至关重要,并且区域和行业产品的异质性会影响跨境电商出口和进口产品的质量。”除了把好质量关,如何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实现数字物流发展的新突破?关注海关政策的变化至关重要。杭州海关监管处副处长、杭州海关跨境电子商务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徐祥柱表示,“自从去年《电商法》颁布实施以后,海关总署联合财政部、发展改革委、税务总局等印发多项新政,涉及跨境税收、跨境监管等多个方面。”值得注意的是,在跨境税收方面,年度交易限值和单次交易限值由每人每次2000元调整至5000元;在跨境监管方面,新政明确了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监管的总体原则:跨境电商零售进口不同于一般贸易,主要是为了满足国内居民品质化多元化消费需求,必须是直接面对消费者且仅限于个人自用。与此同时,海关不断创新实践。“针对跨境电商消费者‘越快越好’的需求,推出通关无纸化、三单对比、汇总征税代扣代缴的创新机制。在整个过程中,无论是商家还是消费者,几乎都感觉不到海关的存在,可以说这是努力做到极致。而且海关有非常严密的风险防控体系,以期最后实现‘海关管平台、平台管商家、商家管商品’的通关生态”,徐祥柱说。